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三亚新闻网  >  三亚新闻

省政协加快建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言摘登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7-09-21 09:41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玉洁 彭青林

  立足“大三亚”发展深入调研献良策

  ——省政协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结合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要求,省政协把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先后赴三亚、陵水、保亭、乐东等省内市县及浙江、山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于近日取得初步调研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9月20日上午,省政协在海口组织召开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会上,有关专家围绕如何用好国际旅游岛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提升三亚国际化水平等内容建言献策。

  本报特将发言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排名按发言顺序)

  1

  发挥三亚的“领头羊”作用

  省政协委员、三亚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容丽萍

  三亚要成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的“领头羊”。首先,三亚要发挥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个重点产业,构建“一支柱两支撑”的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丰富产业体系,通过自身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外溢效应,带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各市县发展。

  其次,三亚要发挥人流、物流的集散中心作用,构筑起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把三亚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海南南部人流物流集散中心。要发挥三亚标准化服务管理的标杆作用,将三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政执法部门组成的“四位一体”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等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供给兄弟市县,整体提升“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旅游服务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三亚还要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院校联合创办旅游职业学校,针对各市县的人才需求,量身订制培训套餐,对服务技能、外语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大三亚”区域培养一批涵盖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真正发挥三亚国际化管理服务人才孵化基地的作用。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的本质就是实现圈内优质资源的整合,使之效益最大化、持久化,因此要不断加强区域优质资源共享的主动粘合作用,发挥圈内各市县不同的旅游特点,搞好对外宣传推介,提高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力争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2

  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毕普云

  我认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不仅需要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也需要乡村旅游。

  当前“大三亚”地区的乡村旅游均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旅游项目一般结合林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展开,多以自然风光和农家特色餐饮为主题。项目用地方面,有的租用农民住房,有的搭建临时建筑,因此“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入市。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应在严格划定“一市三县”尤其是3个县城的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基础上,督促“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做好市县“多规合一”总体规划。尤其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要明确在每个村委会、村小组集体建设用地权证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要做好包括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建设用地、居民点分布等详细规划。同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将用地性质限制在旅游娱乐、休闲度假、住宿餐饮等商业服务方面,以拓展“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旅游资源开发空间。

  建议根据《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2016-2030)》协调出台《大三亚地区多层次旅游业态发展规划》,构建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环节,形成分工明确、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多层次旅游业态。鼓励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组织对接,鼓励村集体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证进行抵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围绕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证来创新金融服务。

  3

  要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康霖

  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关键在于搞清楚“大”字的内涵和外延,从“大规划”“大统筹”“大旅游”“大配套”等不同角度制定政策,最终确定有针对性的“大考核”体系。

  所谓大规划,就是要按照省域“多规合一”有关具体要求,在《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的指导下,对照《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具体要求,梳理三亚、乐东、保亭、陵水“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

  大统筹,则是根据“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统筹推进的实际需要,建立“省级领导小组——市(县)级联席会议—业务部门级工作协调会议”的三级统筹协调机制,健全现有相关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实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逐级汇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大旅游,则是按照“一个世界级旅游城市(三亚)、两个‘山海互动’特色滨海旅游城镇(陵水、乐东)、一个民族文化养生栖息地(保亭)”的“一市、两城镇、一地”规划方案,突出不同地区的优势特点,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旅游产业进行细化分工。

  大配套,则是统筹安排“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不同地区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三亚“世界级旅游城市”这一发展定位,继续坚持酒店建设高端化要求;按照陵水和乐东的“山海互动”特色滨海旅游城镇这一发展定位,明确酒店配套设施建设不必赶超三亚标准;保亭重点突出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筹划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酒店,丰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酒店配套体系。

  大考核,则是从省级层面制定出台“‘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建设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相关地区政府年度考核范畴。

  4

  强化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

  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仁君

  我认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释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必须以国际标准打造精品三亚,更好地塑造其国际形象并发挥其区域“领头羊”作用。

  建议建立并完善“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市县在区域内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不断实现差异化优势互补。通过这一机制的推动,从制度层面上有意识地引导赴三亚旅游的客源向陵水、保亭、乐东三地流动,实现区域旅游“大网”的逐步铺开,最终形成发展合力。

  可借鉴“西安咸阳一体化”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协调发展机制,理顺“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产业同布、金融同城、电话同号、环境同治、服务同质”的思路。同时还应积极实施区域内差异化发展,打破同质化发展僵局。想要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中实现各地区产业模式转型升级,加速各区域优质化发展,就必须突出各自区位优势,实施区域内差异化发展。

  要加速构建畅通快捷的“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以三亚为中心建立综合旅游集散中心,并在其他三县也设置相应旅游集散场所。当旅游旺季到来、游客数量激增的时候,可通过集散中心的分流效应积极引导游客向周围三县流动。

  要大力推动景区及周围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内和景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的完善,三亚、乐东、保亭、陵水可共同编制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现合理布局、共同建设。

  要积极打造“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产业特色品牌,将“智慧旅游”引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不断优化旅游职能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工作,不断强化旅游职能部门自身的监管工作。

  5

  让海南元素成为个性符号

  省政协委员、海南热岛风情国旅董事长孙积英

  海南元素是海南区别于其他滨海度假胜地的个性符号。本土的、个性的、能被国际游客所接受的就是国际产品。

  我同澳洲游客交流普吉岛旅游体验时发现,当地的民风民俗、原生态景区、本土饮食文化等旅游产品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愿意花钱的地方。因此我建议,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的资源、文化、产业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分析、整合,力争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这个整体之下,“一市三县”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彰显,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旅游发展、百镇千村建设来规划设计旅游产品,以新的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在保证旅游环境安全外,还要本着保护原生态、挖掘海南历史民俗、提炼海南优秀文化的理念,以点缀和包装代替大拆大建,把海南民俗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美丽乡村等特色包装到旅游产品中去,把“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成美好新海南的样板,让国际游客在享受海南的绿水青山时,体验海南的美丽乡村生活,了解海南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让海南百姓分享国际市场开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优惠。

  为了推进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海南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建议“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巩固现有的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及俄罗斯市场之外,加大欧美、澳洲等新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海南华侨在所在国(地区)的政商界人脉,是海南与其所在国(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和桥梁,建议在市场营销和推介海南的过程中,重视和善用华侨的力量和资源,发动他们参与宣传推介海南。

  6

  打好“组合拳”吸纳多元资本投入

  省政协委员、海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何永梅

  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既要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等基础性投入,也要有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教育、文体、海洋等产业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从融资的角度,我建议“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要发挥特区优势,创新融资机制,通过打好精准招商、政府产业基金撬动、金融改革引导、加大资本运作、国企资本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创新“组合拳”,广泛吸纳多元资本投入,给“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国际旅游岛建设或全域旅游的打造,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引擎,建议把“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放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域旅游建设中来考虑,不断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用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是通行的做法。顺应这一规律,通过资本运作,培育一家海南旅游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旅游产业乃至全域旅游发展,这一运作模式是目前最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突破口。建议调查摸清旅游市场资源,将分散在各市县或企业的单项旅游资源资产进行整合,打造旅游产业链。运用上市后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来的大量资金,对国内外优质旅游资产和公司展开横向、纵向并购重组,并继续通过股权投资、发起基金等方式,不断优化公司的产业链,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实力。

  7

  继续推动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建设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王万茂

  发展海南邮轮旅游一直是我的美丽梦想,我始终认为发展海南邮轮旅游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需要。三亚作为邮轮母港,必须有旅客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和邮轮航线,希望政府支持筹备中国—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发展论坛,吸引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我国香港、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参加,共同研究规划新的邮轮旅游航线,推动三亚邮轮母港建设,吸引国内外邮轮从三亚邮轮港始发。

  建议用足用好用活国际旅游岛政策,对邮轮供应实行国内供应品装船退税、境外供应品进港保税,给国际邮轮供应免税燃油和零配件。同时对商品销售实行免税,满足邮轮旅客旅游购物的需求,并允许境外邮轮公司和各类旅游服务公司在邮轮港区注册经营,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三亚吃住行游购娱。(海南日报记者王玉洁 彭青林整理)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