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4 月 20 日 星期六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三亚新闻网  >  三亚新闻

三亚:垃圾分类结合物联网“黑科技” 玩转环保新时尚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20-08-30 19:55 来源:南海网 作者:易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30日讯(记者 易帆)近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一块大数据平台荧幕上,垃圾分类投放的实时数据、参与垃圾分类的人数、垃圾减量的数据、投放垃圾的类别占比数据……大数据中心将三亚市试点智能垃圾分类的情况展示得一览无余。记者了解到,居民在智能垃圾投放箱体投放垃圾后,通过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垃圾分类领域,实现垃圾分类全程智能化、可视化,这样的“黑科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垃圾分类和减量。

三亚吉阳区博后村,后台大数据显示三亚市试点垃圾分类情况。

“黑科技”助力垃圾智能分类投放

“要投放的垃圾分类好后,在屏幕上进行操作再根据不同的投放口来投放,分得好就会有积分,可以直接兑换成钱。”在博后村的“大胃猫”智能垃圾投放箱体前,村民李春花说道,金属、纸类、矿泉水瓶、废旧电池等都一一有细分的投放口。博后村垃圾分类智能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付艺博介绍,分类好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市民还有积分奖励,在线PK等互动,市民参与积极性较高,智慧垃圾分类系统可实现垃圾有偿细分回收、垃圾分类回收数据统计、垃圾分类宣传等功能,甚至于对于投放明显错误等行为,后台可实现线上直接溯源并提醒,从而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博后村村民正在投放可回收垃圾。

系统的一端连着市民、一端连着垃圾收运企业,还有一端则连接着政府相关部门。整个智能回收环节强化了网络运营监控和管理功能,使可再生资源从源头到末端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确保全流程可查可控可管,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全程闭环流转,实现全程分类管理。

“收运企业根据系统溢满信息提醒按需收集,并由相对应的类别收运车运输至各分类末端处理中心。这样就确保了垃圾及时收运。”付艺博说道,同时,数据经处理后根据管理需求将其可视化,规范化,实时显示,是垃圾分类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管理者通过实时数据、阶段数据、对比数据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

督导员引导宣教垃圾减量显成效

在海棠湾区龙江风情小镇,智能垃圾投放箱体取代了传统的垃圾桶,居民王尧提着一个空油桶和几个矿泉水瓶,来到村道边上的智能垃圾屋前,拿出卡刷了一下,点击机器屏幕上的可回收垃圾,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投放口自动打开,王尧把手中的垃圾全扔进去。“把垃圾投放在这个垃圾分类屋里可以积分,兑换一些生活日用品,而且这样投放也不会闻到垃圾桶的臭味了。”据介绍,龙江镇自5月25日开始启用“智能回收+定时督导+循环回收”模式,督导员引导居民精准投放,通过分类回收目前整体减量率已达到38%。

三亚龙江镇,志愿者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投放。

在智能垃圾投放箱体的一旁,还有垃圾分类知识宣教屋,山东丰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宣教员郭峰告诉记者,宣教屋不仅定期给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活动,还有585户居民加入“龙江垃圾分类宣教微信群”,宣教员定期在微信群里发送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居民交流互动。

循环经济产业园确保垃圾分类处理

在垃圾分类处理的终端,将垃圾分类处理,才能真正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在三亚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含渗滤液处理站)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医疗垃圾处理厂都已投入运营,同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粪便处理厂项目、渗滤液处理站增容项目、飞灰填埋场项目、炉渣处理厂项目、飞灰填埋场配套道路项目等也在紧锣密鼓也建设中。

“不同的垃圾到了园区后,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会将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后,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则分别处理。”光大环保能源(三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高文介绍,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日处理垃圾量1200吨,二期项目建成后,日垃圾处理量将达到1800吨。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加快试点城市的设施规划建设,统筹规划布局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动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责任编辑:宫池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