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三亚新闻网  >  三亚新闻

海南周刊 | 疍家咸水歌:悠悠渔家调 袅袅海上来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21-06-21 10:48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艳玫

编者的话: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省疍歌、海南苗族盘皇舞、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4个项目入选,至此,海南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32项。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

“南海碧波滔滔,渔香飘过五洲,潮涨潮落……”“三亚有个小渔村呀,祖先留下的龙盘井,还有处疍家棚……”虽然已经80岁,但作为三亚疍歌市级传承人的张发结仍嗓音清亮,每天都要唱上一段,悠扬的曲调久久回旋。三亚疍歌是生活在这里的疍家人所唱的歌,也称作疍家渔歌或咸水歌。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疍歌传承人郭亚清。 特约记者 陈文武 摄

三亚疍歌取材于生活

望着展馆里的疍家水棚,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不禁想起昔日“水上人家”生活。“世世水为乡,代代舟为家;沉浮江海里,世代海江南”是老一代疍家人生活状况的写照。

“疍家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的古越族,早在宋末元初,便有来自闽粤地区的疍家人聚居三亚海滨,过着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的生活。” 郑石喜介绍,长期与风浪搏斗和向大海取食,险恶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使得三亚疍家人在性格、语言、居住、婚配等方面均独具特色,孕育出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特色疍家文化。

疍歌就是疍家文化代表之一,它记录着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反映疍家人精神和情感世界。“咸水歌取材广泛,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喜怒哀乐内心情感,生活和劳作中点滴事情皆可歌唱。”郑石喜说,疍歌歌词简洁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据了解,从演唱的曲调上,疍歌分为叹家姐调、木鱼诗调、白啰调、咕哩妹调4个曲调,从题材内容可以分为情歌、劳动歌、仪式(婚、丧、祭祀)歌、生活歌、时政歌等,其中以情歌、劳动歌和仪式歌所占篇幅较多,涉及内容比较广。

“疍歌的诞生,起初是疍家人为了抒发生活的孤寂和苦闷随口而唱,后来这种口头文化经过传承和发展,成为疍家人的一种重要精神生活载体。”郑石喜说。

三亚疍歌在保护中传承

时光飞逝,随着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疍家人的生活悄然间起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疍家人离开了水面,迁居到岸上。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疍歌的传唱也受到了局限。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杨景霞在《三亚昼家咸水歌研究》中剖析了疍歌发展的瓶颈,她写道:“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强力冲击,咸水歌的传承面临着断代危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咸水歌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变化,疍家人的生活已经由‘亲水’空间演变为‘离水’空间;二是咸水歌的演唱者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很少去关注它,更缺乏保护意识。”

“以前能解决温饱就很满足了,现在生活好了,就需要找回我们的文化。”郑石喜说。在工作日,张发结仍然坚持每天到三亚市疍家人文化陈列馆打卡“上班”。遇到对疍歌感兴趣的游客,张发结还会即兴唱上几首。他还与其他传承人共同成立了咸水歌传承协会,通过演出、比赛等方式,传扬疍歌文化。“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学唱疍歌,喜欢唱疍歌。”张发结收集了许多疍歌的歌本,也尝试将传统疍歌改编得更“年轻”、更贴近当下的生活。

当听到“三亚疍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消息时,郑石喜心情十分激动。他展望,古老的疍家文化能用更加贴近城市旅游发展的风貌,一代又一代保存和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王平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